社会研究:大染缸里的明矾

浏览数:40

1972年,44岁的余光中写下这首《乡愁》

这是大陆读者对他最熟悉的作品


据台湾媒体的报道

2017年12月14日,余光中在高雄病逝,享年89岁

余光中离世,留下的不仅是延绵的“乡愁”

还有他的生活智慧

鲁迅曾经说过

社会是个大染缸,千奇百怪,无所不有

余光中则说

如果社会是个大染缸

就让我们做染缸里的一块明矾


那么社会大染缸到底有什么?


有人说社会大染缸有的尽是潜规则

它能让好人变坏,坏人变更坏

小到市场菜贩的短斤缺两

大到上市公司的商业回扣

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满足一己私利


但也有人能抵抗外在的压力和诱惑

保持初心,一步一脚印发展自己事业之余

不留余力地回馈着这个社会




回顾广州市穗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穗星”)

总干事何俊桦接受过的媒体采访及机构发展可发现

穗星在这个复杂的社会大染缸里

一方面紧随“善城”广州的主旋律,与时俱进

另一方面坚守“使弱势增能,令社会互助”的使命

一直坚持做染缸里的一块“明矾”


何俊桦曾经在采访中说到

“其实早年成立社工机构,是被政策‘推着走’,由于认识与了解不足,所以早期定位不明确,‘使弱势增能,令社会互助’的使命也是后期才确立的”

他还认为

社会工作服务不能只依靠政府购买

机构应该追求运营模式多样化

从服务深度与广度去提升品质

才能使社会工作保持活力



于是

在承接政府购买项目之余

穗星还成为了首家获得广州市民政局

颁发“募捐许可证”的民办非企业单位


穗星把社会资源像拼图一样粘合,运营多个公益项目让各参与方优势互补,共同打开慈善创新之门惠及各类弱势群体。


例如

海珠百家公益联盟的成立

以共同运作公益项目为实施策略

逐步搭建共同服务社会、共同整合资源的

公益资源协同运营体系

打通了商业企业与社工机构之间的屏障

形成资源共享的公益平台


百家食物银行

旨在每月为困难家庭送上米油包

缓解困难群体的生活需求

从而令他们走出突出其来的困境

直至2017年

该项目已经覆盖了全广州132条街道

统计筹集善款245059.54

派发米油生活包5500

惠及了8000多户困难家庭


重症患儿项目

从生活帮扶、心理疏导、治疗救助三方面

帮助0-14岁来穗治疗的贫困重症患儿家庭

直至2016年12月

该项目累计个案总数326

募集治疗及生活费用约3560000

筹集物资总值约210000



两个项目运营五年以来,一直都有公众疑惑:

为何捐的钱不是直接用于帮助困难群体,还要支付一部分钱给运营和行政?


对此,何俊桦曾表示

“募捐许可证”收到的钱甚至不足以支付相关社工工资

但机构还是将资金全部用于帮扶困难群体

机构自行补足亏损



公益项目的运作

无疑给了社工机构更大的自由度和施展拳脚的平台

也给社工机构提出了新的挑战

对此,何俊桦表示

对于未来的竞争与挑战,他充满信心



身处这个色彩斑斓的社会大染缸

穗星将继续做好机构的各方面建设

让每位员工发展个人职业生涯

做社会大染缸里一块坚守机构使命的“明矾”

才有能力去满足社会需求




使弱势增能 令社会互助

穗星公众号

微信号 :SuiXing_Socialworker

新浪微博:广州穗星社工



公益捐款
 
 
上一页 1 下一页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