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社工成长记——许丽华


     

“社工是什么?”

     

     对,这就是穗星司法社工许丽华(下文称“许姑娘”)对于“社工”的第一反应。几年前,报读师范学院的许姑娘被调剂进了社工专业,一头雾水的她直呼“怎么师范学院还有这样的专业”。与教师授人以渔相似,社工行业强调助人自助,于是,被调剂进社工专业的许丽华迅速喜欢上了这个专业。


敢于尝试——社工的好奇心


     大二的第二个学期,许姑娘开始利用寒暑假及非上课时间进行实习。她的第一份在“集思公益·幸福广东”项目办资助的农村妇女经济互助组织培育成长计划项目从事农村社会工作。为了工作能更好地开展,这个来自城市的女孩子第一次拿起了斧头砍树,第一次拿起了锄头除草,第一次放牛,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彻底打成了一片。从项目的成立、调研工作的开展,再到项目结项和评估,许姑娘在农村里一干就是两年时间。

     我觉得,作为一名社工就应该有好奇心。带着这份好奇心,许姑娘在结束了农村社会工作项目后到深圳从事了一段时间的儿童社会工作。就在升职加薪之际,她辞掉了深圳的工作,来到广州。对于作出这样的决定,她表示,“因为深圳和广州的社工发展模式不同,我想来广州看一下是怎样的。”

     来到广州,在新港街家综从事复康人士社会工作3个月后,家综主任向许姑娘发出了到新港街司法所从事司法社工的邀请。“一开始我完全不知道什么叫做司法社会工作,为哪些人群服务我也不知道,当时的主任也未详细解释清楚。”已经完全熟悉新港街的许姑娘知道,如果不想离开新港街,成为司法社工是她当时唯一的选择。在对新港街不舍和对司法社工好奇的驱动下,她接受了邀请。



敢于拼搏——社工的能力提升


     从正式成为司法社工的那天起,许姑娘就加强对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法律法规的学习。因为她知道,她代表的不仅是新港街司法社工的形象,也代表着所在机构社工的形象,她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新港街社区服刑人员对司法社工的认识,影响着新港街人民群众对社会工作者的认识。

     社区矫正实务工作量比较大,而且琐碎、重复的工作居多。许姑娘平时要协助新港街司法所做好社区服刑人员的日常管控工作,包括社区服刑人员的电话报到、当面报到、谈话教育,收集思想汇报,完成社矫系统的信息录入、报表等工作。为了更好地了解每一位社区服刑人员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许姑娘把每次的谈话内容都一字不漏地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并将所有服刑人员的基本情况、谈话记录、犯罪经历、服刑过程等档案进行详细翻阅。

     在日常工作中,许姑娘也在不停地摸索。“以前上门和服刑人员谈话偶尔会接不上话,因为我刚到广州不久,不了解这边的情况。幸好一同上门的司法所工作人员经验丰富,也对广州的情况相当了解,我就在一旁听着他们说。慢慢地,听得多后我也积累了谈资,也可以很顺畅地和服刑人员展开聊天。”


接受改变——海珠区司法社工项目完善


     在过去,司法社工项目在海珠区的试点模式是以街道为单位,由每一条街道的家综派社工到所属街道司法所驻点。为进一步完善辖区司法社工项目,更好地管理司法社工,2017年,海珠区司法局将海珠区18条街道的司法所划分为两个片区,而广州市穗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下文简称“穗星”)承接了海珠区第一片区9个司法所的司法社工服务,许姑娘所在的新港街司法所就是其中之一。这一次,再次出于对新港街的热爱,出于对新港街司法社工工作的热爱,她选择加入穗星司法社工项目,继续为新港街社区服刑人员服务。


以“心”化人——社区矫正重在矫“心”


     社区服刑人员绝大部分对于司法所都是有一些心理障碍的,因为他们毕竟是到司法所服刑的。新港街司法所的工作理念更倾向于人性化管理,而许姑娘作为一名专业社工一直坚持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因此,她和新港街司法所工作人员都有共识,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尽量个性化地满足社矫对象的需求。在过去的工作中,许姑娘接触了形形色色的社区服刑人员,如何与不同的社区服刑人员建立良好的服务关系,她积极主动地探寻有效的方法,在实质性帮助上着力,物质帮扶与精神关怀同步开展,让服务对象感受到社会的包容与接纳,感受到来自司法社工的真诚关怀和温暖。

     72岁的社区服刑人员陈明因犯受贿罪接受社区矫正。陈明和家族成员几乎在各自的领域都有很高的成就,然而因一念之差,在建设厂房的过程中收取了来自承包方的“好处费”。案发后,虽然陈明积极配合纪检的调查并主动认罪,但这一被他视为人生污点的事件,使他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他减少与外界的沟通,以期用这一种方式赎罪。许姑娘在与陈明接触了半年后,全面了解了陈明的情况并以个案形式为其开展个案服务。在个案面谈过程中,许姑娘积极为陈明进行情绪疏导,告知他“积极配合矫正即是在弥补曾经犯下的错,在对社会进行补偿”。同时,陈明害怕自己会对儿子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许姑娘适度地进行自我袒露,和陈明分享一些自己与父亲之间相处的事情,告知他自己是如何看待父亲这个角色。除了真诚接待,她还为陈明搭建了展示平台,让他在集中教育学习中担任主讲人,为大家讲解知识。在许姑娘的用心化解下,陈明不再封闭自我,重新恢复了正常的社会交往。(详细案例请点击此处)


一路同行——社区矫正之路共同走


     “伸手不打笑脸人”,除了从点滴生活入手关心每一位社区服刑人员,许姑娘同时强化“同行”,并付诸行动。在社区服务中,她 从来都不仅仅是带队指挥,而是与社区服刑人员一起工作。“就像去拔草,有些社区服刑人员会觉得这样子丢脸,我就蹲下和他们一起拔,一边劳动一边和他们聊天,气氛相当愉快,他们就不会觉得自己是被强迫过来的。”

     许姑娘坦言,司法社工不可避免会带有行政色彩,所以她会尽量去弱化与社区服刑人员之间监管和被监管的关系,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同行者和他们一起走这段社区矫正道路。曾有社区服刑人员和许姑娘说:“曾经我觉得司法所就像是另外一个监狱,只是这里没有高高的围墙。到后来与你们相处,我感受到我是被尊重的,大家都像家人一样对待我、关心我。”


消除歧视,推动社会接受社矫人群


     许姑娘强调,社区服刑人员并非十恶不赦,其实他们也很有能力重新为社会做贡献,也希望能够通过社区服刑弥补曾经犯下的错,对社会作出补偿。她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社会了解这群真心改过的社矫人群,消除社会对他们的歧视,推动社会接受社矫人群。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 关注 广州穗星社工


公益捐款
 
 
上一页 1 下一页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