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分享 | 党建引领五社联动下新时代社区治理成效及反思

浏览数:2


“113X”发展模式

      2006年10月11日,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广州自2008年开始尝试服务探索,到2019年第三个服务周期,广州市社工协会开始探索广州社工“113X”发展模式。


      在“113X”模式中凸显党建引领,加强党在各行各业的引领作用,推动新时代社区治理模式的完善和发展,引导更多社区居民关注所在社区的问题,参与社区问题解决。新模式是广州社工服务模式创新、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一个巨大进步。


      在广州社工服务新模式下,凤阳社工站探索“153”服务思路,其中“1”即以党建为引领,“5”即凤阳辖区的五社联动,“3”即建设社区治理平台、社区参与以及社区互助支持三大平台,促进社区治理模式的完善。社工站以核心项目及重点项目为基础,在社区治理当面落脚于社区“双微”行动、社区心理健康;以特色项目及三大基础领域(青少年领域、家庭领域、长者领域)为依托,打造社区参与、社区互助支持平台。在“153”服务思路的指引下,社工站的服务从零散到凝聚,从普惠到聚焦,在整体服务中获得较大成效。


图片

(一)服务成效

FUWU CHENGXIAO


      党建引领下社区参与意识强化,促进社区居民从受众到参与者的转变。


      凤阳社工站历经十个服务年度,为整个辖区提供社工服务。在前七年,社工站主要以社区康乐活动为介入点,依托例如元宵节、母亲节、中秋节传统、重要节日等开展社区服务,在服务的过程中引导社区居民认识社工、接纳社工。在这个过程中,社工站有开展志愿服务,发展社区志愿者,社工作为社区服务的主导角色,根据社区实际策划各类社区服务,社区志愿者作为协助与参与角色;社区居民主要为社区服务的受众,参与以社工为主导的各类社区服务。


      从第三周期开始,社工站以党建思想为主导,凸显在社区服务过程之中党徽、党旗的展示,社工站进一步联动社区党组织,社区党员,做好党员亮身份。重视社区志愿者的挖掘、培育、服务以及互助发展过程中党组织和党员的参与。例如社工站以“编织”为基点设置特色项目——“爱在编织”,以社区残障人士为受益人群,联动社区党组织、党员和社区社会组织,组建残障人士“1+N”参与平台。在党组织的引领和党员志愿者的协助下开展社区义卖和帮扶活动,在党组织和党员的带动下,社区居民参与热情大大提升,逐步完成“服务受众”到“服务参与”再到“服务提供”的转变。在社区居民参与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社区主人翁意识。同时在社区居民参与的过程中可以让社区残障人士受益,达到社区帮扶的目的。


      五社联动下完成社区双需求定位,社区公益服务从大范围到精准的定位。


      社区发展后的受益对象包含了社区居民、社区自治组织、社会企业等,因此满足这些主体的需求才是促进社区发展的痛点。在五社联动下,社工发展社区的志愿者、社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等主体,通过“SWOT”分许法来分析社区需求、社区人群,以保证需求来源于社群。整合需求情况:进一步推动社区治理和居民自治;深化社区困境人群的帮扶;强化社区资源的整合。在社区需求与人群需求中分析联结点为“人”,即社区人力资源及“人”背后演化的物资资源和资金资源。


      社工站以核心项目为主导,减少普适化社区服务的开展,将社区公益服务精准对焦到社区重点问题和困难群体的需求。以社区“双微行动”为手段开展社区微改造和困难群体微心愿。在改造点选取的过程中以社区党组织为主导,联动社区居委、社区社会组织以及社区群众的意见,确定需要改造具体位置,讨论改造的理想化模型化模型,以精准改造成效。在困难群体微心愿方面,社工站以“社工+社区居民”的形式向社区收集困难群体微心愿,发挥社区居民的基点作用和邻里责任,鼓励社区居民向社工站、社区居委会反馈社区困难人群的情况,了解其需求状况。在这个过程中即促进社区居民的社会参与,也满足困难群体的需求,提升社区居民的邻里关系。


      整合社区慈善基金会和社区慈善捐赠点为社区慈善资源平台,资源从单一到多元。


      在社区需求到社区服务的过程中,需要投入相对应的社区资源,以保证社区服务的有效开展和社区需求的满足。在过往,社工站主要以自身经费为主导以及少量社区居民的捐赠以开展社区服务,社区服务开展的资源比较拮据,服务覆盖的受益人群也比较少,社区难以开展较大的项目。


      在2021年起,社工站在街道办的领导下设立社区慈善基金会以及社区慈善捐赠点,为了促进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建立社区慈善资源平台。以其负责的功能为区分点理清两个平台,社区慈善基金会主要接收社会的资金,保证资金的合理、合法、合规;社区慈善捐赠点主要接收来自社会组织、社会企业、社区热心居民等主体的物资捐赠,整合物资类别和数量,进行常态化管理。社区慈善资源平台以线上+线下公示的形式定期向社会公示资金及物资的接收和使用情况,对捐赠方负责,落实捐赠方的意愿,也保证慈善捐赠平台的公开和透明化。

社区慈善捐赠平台成立后,有接受到来自狮子会、市慈善会、中大布匹市场商家联盟、广州八外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等多方方主体的资助,既有人力资源的协助,也有资金和物资的资助,为社区服务的开展提供保障。以2022年社工站开展的5个社区微改造项目为例,社区慈善资源平台共整合超过16万的资金支持社区微改造项目的开展,通过社区户外儿童游乐设施改造、社区楼层扶手加建,极大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服务也收到社区居民的赞许。


      专业支撑,完善社区治理与社会参与机制,促进服务长效运作。


      为促进社区服务的有效开展,社工站在联动社区党组织、社会企业、社会慈善资源、社区志愿者等主体的基础上建立“党建引领下社区联动机制”。机制以社区问题基础,完善社区问题发掘、问题评估、资金投入、问题解决介入、解决成效、监督机反馈的一系列工作及其标准,为各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发挥自身优势提供指引。在机制的设定中,突出各主体参与的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社工的角色。例如社工在机制主体只能设定中作为专业支持的角色,为参与社区治理的主体提供能力培训;社区居民作为社区问题的发掘和社区问题解决的参与主体,为解决社区问题提供人、财、物等支持;社区专才志愿者作为专业支持的补充,为社区治理和社会问题解决提供智力支持。


      另一方面,社工注重参与主体的挖掘和发展,社工通过培训志愿者的角色促进主体能力的提升,以能力较强的志愿者或者社区居民牵头,组建社区参与队伍或者是社区社会组织,将社区服务从零散化、碎片化向专一、综合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吸引居民参与,以此达到“参与-提升-发展”的长期运作框架。


图片



(二)服务反思

FUWU FANSI


    创新服务设计,落实服务规划。


      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是新时代的要求,在社区问题解决的过程之中,需要社工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和服务介入的方式、方法、手段。与传统社会治理参与中社区居民的被动参与相区别,创新社会服务设计,理应考虑到在服务的过程之中,以不同的方法促进社区居民的有效参与,进一步引导社区居民主动参与。以社区居民和其他参与主体为基础,注重引导他们参与到社区治理的全过程之中,凸显他们在参与过程之中的成效,强化参与过程中的收获。在助人自助的理念下,做到社区服务落实中,社区治理成效达成,参与主体在参与社区服务过程之中自我提升。


      理清社区治理短期成效与长远目标。


      以社区问题为主导的社区治理模式下,社区问题解决后获得的成效既是短暂成效,也是促进社区居民发展的长远成效。为了在新时代下完善社区治理模式的发展和创新,社会工作在党建引领下介入社区治理,应该进一步推动社区治理中各主体职能的梳理及参与过程中机制的完善。


      当下社工是社区社会服务的推动主体,在推动社区服务的过程之中,社工应该以整体化思维评估社区的需求,大力发展社区的有生力量,例如加大力度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社区志愿者特别是社区专才志愿者,在开展社区服务的过程之中,可以做到“以点连线,以线带面”,以促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社区治理模式的完善发展和长远社会目标的达成。


      在党建引领下进一步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本土化、职业化的发展。


      社会工作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落到社工行业每一个社会工作组织、社会工作者身上一个艰巨而又困难的任务,那就是进一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本土化和职业化发展,这也是一个漫长的道路。


      社工在开展社区服务的过程之中,应该加大反思力度,回应和思考在服务的过程之中工作的方法、方式和手段。在为社区志愿者、社区居民增能的同时,应该做好自我能力的提升,做好服务经验的总结。例如当前党建引领下推动社区治理是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重大突破,那么在社区治理本土化过程之中,参与主体的发展及各职能的完善需要社会工作者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公益捐款
 
 
上一页 1 下一页
 
 
微信